目录
大气污染与控制
中国PM2.5人口暴露风险时空格局张亮林;潘竟虎;1-12
卫星遥感AOD反演地面细颗粒物浓度方法与效果李婷苑;谭浩波;王春林;陈靖扬;杨柳林;洪莹莹;徐杰;王捷纯;13-23
基于不同空气质量模型的二噁英沉降效果研究史梦雪;伯鑫;田飞;杨朝旭;王刚;马根慧;贾瑜玲;李时蓓;朱彬;24-30
典型重工业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来源解析关攀博;周颖;程水源;段文娇;姚森;李纪峰;岳亮;31-40
天津郊区土壤风蚀源PM10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呼丽媛;陈莉;毛健;孙艳玲;高爽;杨文;肖健;张辉;41-51
不同粒段降尘重金属赋存与有机碳关联性分析霍婷婷;董发勤;刘孟清;蒋璐蔓;罗昭培;李冬坤;邓跃全;贺小春;52-62
成都地区秋冬季污染天气形势下PM2.5的扩散与输送李培荣;肖天贵;63-75
北非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远程传输路径潘琳;韩永翔;陆正奇;赵天良;76-84
氨氧化过程中稻壳生物炭抑制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杜莎莎;王朝旭;85-91
“2+26”城市大气重污染下PM2.5来源解析王德羿;王体健;韩军彩;谢晓栋;陈楚;曹云擎;束蕾;92-99
中国菌糠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张勇;陈骥;张锋;100-108
基于稳定氢同位素的太原市大气单环芳烃来源李颖慧;闫雨龙;胡冬梅;徐扬;王成;李如梅;曹靖原;彭林;109-114
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评估方法姜晓群;宋国君;王腾;王帅;王昆;王力;115-122
2007~2016年北京天气分型与霾日的关联尹晓梅;朱彬;熊亚军;孙兆彬;乔林;123-134水污染与控制
共价三嗪骨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磺胺甲恶唑邵子纯;卢建;高仕谦;徐劼;张占恩;135-142
球磨-煅烧法制备Fe3O4-CuxO及其活化Oxone降解盐酸左氧氟沙星张万鹏;郑立庆;杨鑫雨;王春峰;逯通;143-152
远程氩等离子体对聚醚砜膜表面性能的改性李茹;梁煜;李青;牛惠翔;张宇;李茜;153-161
珠江口夏季海陆源有机碳的模拟研究——分布特征、贡献比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刘广州;胡嘉镗;李适宇;162-173
Cu2+在混凝中对富里酸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刘伟楠;李征;刘立超;李静;174-181
裂隙地下水中残留LNAPL物理驱替冲洗实验卢斌;邵军荣;张源;吴时强;徐成剑;谢兴华;182-189
硫酸根自由基对活性炭吸附刚果红的影响毕文龙;郝茜华;刘奋武;张健;秦俊梅;倪月;190-197
一种基于Stella和R语言的湿地氮素动力学模型董越洋;徐波;王鹏;华祖林;198-205
三峡库区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估算及其影响因素丁雪坤;王云琦;韩玉国;付婧;206-216
污泥液化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及机理潘紫倩;黄华军;何小武;肖晓峰;王佳欣;李凯;杨唐仪;217-226
贵州高原水库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——以阿哈水库为例胡艺;李秋华;何应;孟纯兰;韩孟书;227-236
东平湖DOM荧光特征及与氢氧同位素指标的相关性吕伟伟;姚昕;任浩宇;邓焕广;张英豪;张保华;237-243
太湖流域湖荡湿地水生植物的分布特征刘倩;李超;徐军;牛远;244-251
混合外源菌强化剩余污泥微氧水解产酸王春燕;曾薇;许欢欢;李宁;彭永臻;252-260
连续/间歇曝气下MBBR-亚硝化生物膜特性王俊杰;张姚;刘清华;薛昊;王亚宜;261-268
利用水通道蛋白正渗透膜浓缩生活污水王美玲;王策;李咏梅;269-279
氢自养还原菌同步去除水中Cr(Ⅵ)和NO3-徐思雯;吴成阳;谢裕威;周云;夏四清;280-287
废水中有机物对铁盐除磷的影响赵治国;袁林江;王骞;赵杰;刘梦瑜;王茹;288-293
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菌HY3-2的分离及脱氮特性杨静丹;祝铭韩;刘琳;吕敏;李思琦;王晓慧;294-304固体废物
温度和含水率对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有机物排放的影响吴海霞;岳波;孟棒棒;高红;黄慧;晏卓逸;305-311
基于固化法共处置飞灰和浓缩液浸出特性研究车宁;孙英杰;王华伟;黄耀民;王亚楠;占美丽;312-319
磷酸对八宝景天热解过程中As、Pb迁移转化的影响丁冬冬;孙晨;陈彤;李晓东;严建华;320-328土壤污染与控制
石灰对生物炭和腐殖酸阻控水稻Cd吸收的效应彭惠;邓华健;徐浩然;陈玉成;陈庆华;肖广全;329-337
中国南方某铀尾矿库周缘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景称心;孔秋梅;冯志刚;338-349
基于TMVOC的水位波动带土壤气相抽提模拟王颖;汪洋;唐军;李娟;杨洋;白顺果;史俊祥;350-356
不同种类食细菌线虫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周际海;唐嘉婕;郜茹茹;杨红飞;程洪;刘佳丽;袁颖红;357-364环境生态
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关联性分析及权衡——以淇河流域为例李理;朱连奇;朱文博;徐帅博;李艳红;马贺;365-374
“引江济太”工程对太湖水体交换的影响研究胥瑞晨;逄勇;胡祉冰;朱天依;375-382
包头南海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季节分析杨文焕;申涵;周明利;李卫平;张生;383-391
新疆自然植被对非对称性昼夜增温的时滞响应张钧泳;丁建丽;黄帅;武鹏飞;谭娇;392-400
三江源植被碳利用率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郑飞鸽;易桂花;张廷斌;李景吉;别小娟;刘栋;覃艺;张甜甜;401-413环境微生物
Shewanella oneidensis MR-1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对V(Ⅴ)的还原及其影响因素李劲;杨玉蓉;朱广森;刘小红;司友斌;414-421
细菌还原U(Ⅵ)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进展孟佑婷;张丰收;王平;毋跃文;422-430
高原湖泊沉积物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——以包头南海湖为例杨文焕;石大钧;张元;李卫平;敬双怡;于玲红;431-438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
中国废纸回收系统物质流分析与评价刘满芝;谈帅;栾常锦;付志伟;439-452
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机制周迪;刘奕淳;453-464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2011~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20篇入选“领跑者5000”提名论文23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再次获评“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(A+)”,位列学科榜首108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获评“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”161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实现五连冠181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189
《中国环境科学》刊发论文获评“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”205